| 招生专业目录说明 一、我院对香港、澳门、台湾人士招收自费全日制或自费兼读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 二、自费全日制或自费兼读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三至五年,自费全日制或自费兼读制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三至六年。 三、学费:博士10000元人民币/年;硕士8000元人民币/年。 奖学金标准(奖学金名额以当年评选及名额分配为准): 硕士: 一等奖学金 7000元/年、二等奖学金5000元/年、三等奖学金4000元/年;博士一等奖学金; 博士:一等奖学金9000元/年、二等奖学金7000元/年、三等奖学金5000元/年 四、报名资格: 香港、澳门或台湾永久居民。报考硕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学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年龄一般在四十岁以下。报考博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年龄一般在四十五岁以下。考生应品德良好、身体健康,且有两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学者书面推荐。 五、报名手续: 1、报名时考生须交本人居住地身份证副本(香港、澳门 考生持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考生持台湾地区居民身份证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2、近期正面半身免冠同一底片的二寸照片两张; 3、学士或硕士学位证书副本(应届毕业生可于录取前补交)或同等学历文凭(持海外教育机构学历的,应到(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4、攻读本科、硕士学位的成绩单; 5、体格检查报告。 六、报考地点分别为: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邮政编码:100081 电话:(010)68945819,图文传真:(010)68945112 广州: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69号,邮政编码:510631 电话:(020)38627813,图文传真:(020)38627826 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 地址:香港北角英皇道83号联合出版大厦14楼1404室 电话:(00852)28936355,图文传真:(00852)28345519 澳门: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大学生中心 地址:澳门何兰园68-B号华昌大厦地下B座 电话:(00853)28563533,图文传真:(00853)28563722 七、招生报名时间为:2015年11月20日至12月19日,每天9:00-18:00。 八、网上报名要求: 1.考生应在规定报名时间登录“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网址为)” 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报考点以及报考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并上传电子照片。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 2.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九、现场确认要求: 1.所有考生均应按报考点要求进行现场确认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时应提交以下报名材料,考点工作人员应进行认真核对。 (1)网上报名编号; (2)身份证件; (3)学士学位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应届毕业生可于录取前补交)或同等学历文凭。 3.考生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和电子照片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按报考点要求缴纳报考费。 5.报考点打印《考生报名信息确认表》,考生签字确认后交报考点留存。 6.考生按报考点要求提交相关报名材料副本。 十、初试时间:2016年4月9日至10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9:00-12:00,下午14:30-17:30。 复试时间、地点请关注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网页通知公告栏,我院也同时通过平台信息等渠道通知考生。 十一、请经常查看我处网页资讯(http://yjsc.***.cn/),我们将在网上公布相关考试的信息。 十二、 考生好能与所报考导师取得联系。 十三、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 十四、招生专业目录、导师    
      
       
        
         | 单位代码 | 联系部门 | 地址 | 联系电话 | 邮政编码 |  
         | 10277 |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 上海市清源环路650号 | 021—51253164 | 200438 |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及所在系院 | 导师 | 拟招收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   |   | ①专业课考试科目一:2301运动生理学②专业课考试科目二:
 3301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理论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   |  
        | 01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 | 吴瑛 | 1-2 |   |  
        | 02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竞技体育组织与管理研究 | 吴贻刚 | 1-2 |   |  
        | 03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 | 龚波 | 1 |   |  
        | 04学校体育 | 平杰 | 1 |   |  
        | 05体质测量与评价、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 | 毛丽娟 | 1 |   |  
        | 06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 | 王红英 | 1 |   |  
        | 07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一般理论与方法 | 张庆文 | 1 |   |  
        | 08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一般理论与方法;适应(特殊)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 | 吴雪萍 | 1 |   |  
        | 09学校体育及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 丁海勇 | 1 |   |  
        | 10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 | 韩冬 | 1 |   |  
        | 11学校体育 | 唐炎 | 1 |   |  
        | 12体育与国际政治,学校体育 | 舒盛芳 | 1 |   |  
        | 13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 | 王德新 | 1 |   |  
        | 14冬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理论与实践 | 朱志强 | 1 |   |  
        | 15高水平运动员行为控制与运动队管理 | 邵斌 | 1 |   |  
        | 16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体操类项目) | 刘兴 | 1 |   |  
        | 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 武术学院 |   |   | ①专业课考试科目一:2301运动生理学②专业课考试科目二:3401武术理论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   |  
        | 01武术文化与社会 | 戴国斌 | 1 |   |  
        | 02武术教育教学和训练竞赛理论与方法 | 赵光圣 | 1 |   |  
        | 03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武术教育 | 姜传银 | 1 |   |  
        | 04武术传播:文化、教育、健康 | 郭玉成 | 1 |   |  
        | 05武术科学化训练和武术运动与健康促进 | 朱东 | 1 |   |  
        | 06传统养生与健康促进 | 刘静 | 1 |   |  
        | 0403Z2体育工程学 运动科学学院 |   |   | ①专业课考试科目一:2201解剖学或2301运动生理学或2204理论力学或2205计算机原理②专业课考试科目二:3204运动生物力学或3207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   |  
        | 01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工程 | 刘宇 | 1 |   |  
        | 02体育工程、体育信息技术 | 虞丽娟 | 1 |   |  
        |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科学学院 |   |   | ①专业课考试科目一: |   |  
        | 01运动与心血管形态和机能研究 | 潘珊珊 | 1-2 | 01—09及16方向:2201解剖学或2202生物化学 |   |  
        | 02运动对脑组织代谢及功能的影响;运动与情绪调控及其机制 | 娄淑杰 | 1 | 10—14方向:2201解剖学或2202生物化学或2301运动生理学 |   |  
        | 03运动内分泌,运动免疫 | 王晓慧 | 1 | 15、17-19方向:2201解剖学或2301运动生理学或2204理论力学 |   |  
        | 04运动(体力活动)、营养与体质、健康促进、应用运动生理学 | 曹振波 | 1 | 20-23方向:2301运动生理学 |   |  
        | 05运动健康促进 | 庄洁 | 1 | 
 |   |  
        | 06低氧与高原训练的理论与实用研究 | 高炳宏 | 1 | ②专业课考试科目二: |   |  
        | 07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与恢复、大众健身的理论与方法 | 田野 | 1 | 01-09、16方向:3201生理学或3204运动生物力学或3205组织学 |   |  
        | 08运动心血管生理 | 胡敏 | 1 | 10-14方向:3202运动医学或3208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   |  
        | 09高温与运动对机体健康与运动能力的影响 | 赵杰修 | 1 | 15、17—19方向:3204运动生物力学 |   |  
        | 10青少年体质研究;运动与免疫 | 陈佩杰 | 1 | 20-23方向:3203运动心理学 |   |  
        | 11运动与骨生长代谢;中医运动医学 | 邹军 | 1 | 
 |   |  
        | 12低氧健康促进研究;儿童体质健康研究 | 王茹 | 1 |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   |  
        | 13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与修复;运动、营养与健康 | 伊木清 | 1 |   |   |  
        | 14体质研究、运动与健康促进 | 张日辉 | 1 |   |   |  
        | 15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工程 | 刘宇 | 1 |   |   |  
        | 16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机械运动对生物体的影响) | 闾坚强 | 1 |   |   |  
        | 17人体运动的神经肌肉控制与适应 | 张胜年 | 1 |   |   |  
        | 18运动生物力学 | 毛德伟 | 1 |   |   |  
        | 19运动生物力学理论与应用(人体运动分析及计算机仿真、体育工程) | 郝卫亚 | 1 |   |   |  
        | 20竞技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应用;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应理论与应用 | 周成林 | 1-2 |   |   |  
        | 21运动心理训练理论与方法 | 张忠秋 | 1 |   |   |  
        | 22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 任杰 | 1 |   |   |  
        | 23运动技能控制的神经心理机制 | 张剑 | 1 |   |   |  
        | 0403Z1体育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   |   | ①专业课考试科目一:2102管理学②专业课考试科目二:
 3101体育理论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   |  
        | 01体育发展战略与体育产业管理 | 张林 | 1-2 |   |  
        | 02体育赛事与体育产业管理 | 刘东锋 | 1 |   |  
        | 03体育服务与体育产业管理 | 刘兵 | 1 |   |  
        | 04体育产业与竞技体育管理 | 戴健 | 1 |   |  
        | 05体育经济与管理 | 曹可强 | 1 |   |  
        | 06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博彩 | 李海 | 1 |   |  
        | 07体育产业政策与体育赛事惯例 | 黄海燕 | 1 |   |  
        | 08体育管理、体育产业 | 张瑞林 | 1 |   |  
        |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 |   |   | ① 专业课考试科目一:2101体育社会学
 ② 专业课考试科目二:
 3101体育理论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   |  
        | 01竞技体育与社会发展关系 | 缪佳 | 1 |   |  
        | 02公共体育服务、休闲体育 | 郭修金 | 1 |   |  
        | 03体育伦理与管理 | 龚正伟 | 1 |   |  
        | 04体育历史与文化 | 郑国华 | 1 |   |  
        | 05群众体育,公共体育服务 | 郑家鲲 | 1 |   |  
        | 06学校体育 | 刘新民 | 1 |   |  
        | 0403Z5运动康复学 运动科学学院 |   |   | ①专业课考试科目一:2201解剖学或2202生物化学
 ②专业课考试科目二:
 3209运动康复综合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   |  
        | 01运动系统疾病的运动康复 | 陈佩杰 | 1 |   |  
        | 02中医康复 | 邹军 | 1 |   |  
        | 03运动性疼痛 | 黄强民 | 1 |   |  
        | 04运动与心脏 | 徐昕 | 1 |   |  
        | 05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运动康复 | 娄淑杰 | 1 |   |  导师的情况介绍见网址:http://yjsc.***.cn/jjlhh/jjlhh41.htm 博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内容范围  
      
       
        
         | 体育社会学(2101) |  
         |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与作用;我国体育社会学的成就;体育社会学的性质与对象;体育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与视域(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与学科视域、体育社会学学科视角下的课题);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运行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化、第四节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国际社会);体育与人的社会化(体育在人的社会化中的作用、我国体育理论界关于体育社会化的各种观点);体育群体的微观分析;体育组织;家庭体育及其现状与发展趋势;单位体育的功能、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历史回顾与展望;社区体育概况及其发展;体育与现代社会、社会现代化;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与体育;社会分层与体育大众化;体育的社会问题;体育与社会控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  
         | 管理学(2102) |  
         | 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管理职能;中西方管理思想;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特征;管理环境与体育发展的关系;体育管理概念、管理体制与发展战略;体育赛事、体育中介、体育场馆、职业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等领域管理的特征、内容、本质和内涵;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内涵、历史、发展与创新;我国体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的管理学分析;国内外体育管理发展趋势。 |  
         | 解剖学(2201) |  
         | 运动解剖学部分:以骨、关节、肌肉的机能特征为主线,结合运动训练实践及运动损伤予防阐述其结构、变化及机理;系统解剖部分:结合运动能力的提高及健康促进阐述人体各器系基本结构、变化及机理;《运动解剖学》结合其他学科研究的现状、方法、存在问题及展望。 |  
         | 理论力学(2204) |  
         | 静力学部分(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力矩、力偶理论);运动学部分(点运动、刚体运动);动力学部分(动力学基本定律及其微分方程、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 |  
         | 计算机原理(2205) |  
         | 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结构、微型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微处理器和指令系统(8086/8088微处理器、Pentium微处理器、Pentium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及编程(汇编语言程序结构与汇编语句、伪指令语句、汇编语言编程);总线和总线技术(总线与总线操作、总线操作控制、目前主流微机系统中的常用总线标准);存储器(现代高档微机系统的存储器体系结构、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与选用原则、存储器芯片与存储条的接口特性、主存储器系统的构成原理、高速缓冲存储器基本原理、外存储器、虚拟存储器管理机制);I/O接口(I/O接口的基本功能与结构、I/O端口的编址方式、I/O同步控制方式、I/O接口中的中断技术、I/O接口中的DMA技术、I/O接口中的数据缓存技术、接口的分类);典型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应用(可编程中断控制器芯片8259、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芯片8254、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常用交互设备及接口(键盘及其接口、显示器及其接口、打印机及其接口、鼠标器及其接口、扫描仪及其接口、网络接入设备及其接口);模拟I/O器件及接口(D/A与A/D转换器原理、典型D/A与A/D转换器集成芯片、模拟I/O通道);多媒体设备及接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概述、声频设备及其接口、视频设备及其接口、光盘存储器及其接口)。 |  
         | 运动生理学(2301) |  
         | 骨骼肌机能;血液循环;呼吸;能量代谢与体温;本体感觉器官和前庭位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机能;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原则;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运动处方的生理学基 |  
         | 体育理论(3101) |  
         | 欧美国家体育发展史;中国体育发展史;中西方体育比较;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体育社会化与体育现代化;英美国家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特点与模式;中国现代体育发展的历程、特点、得失与趋势;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趋势。 |  
         | 运动心理学(3203) |  
         | 体育运动中认知加工理论与方法;个性与体育运动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动机的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中注意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心理状态理论与方法;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体育损伤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理论与方法;心理技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中的群体凝聚力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中的领导理论与方法;心理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与评价方法。 |  
         | 运动生物力学(3204) |  
         | 人体运动的运动学;人体运动的动力学;肌肉力学与肌力训练的生物力学;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与测量技术(运动学测量、动力学测量、人体测量、肌电图测量);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础。 |  
         | 组织学(3205) |  
         | 组织学绪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血液、软骨和骨、肌组织、神经组织、神经系统、眼和耳、循环系统、皮肤、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管、消化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  
         |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3207) |  
         | 算法(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设计基本方法、算法的复杂度分析);基本数据结构及其运算(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线性链表及其运算、数组、树与二叉树、图);查找与排序技术(基本的查找技术、哈希表技术、基本的排序技术、二叉排序树及其查找、多层索引树及其查找、拓扑分类);资源管理技术(操作系统的概念、多道程序设计、存储空间的组织);数据库技术(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代数、数据库设计、关系数据库语言SQL);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软件工程概述、软件详细设计的表达、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测试与调试基本技术、软件开发新技术)。 |  
         | 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理论(3301) |  
         | 中外教育简史;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课程基本理论;教学理论及其基本流派;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概述;运动员培养系统(培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一般评述);运动训练中的一般原则和专门原则;以训练小周期为基础的运动训练安排(包括半年和全年型训练周期、多年运动训练过程等);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运动员的体能与体能训练;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与技战术能力训练;运动员的智力与心理训练;各单项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指个人所擅长或从事的运动单项);各单项运动各周期的训练课计划的制订。 |  
         | 武术理论(3401) |  
         | 武术基本理论;武术技术体系与技法;武术历史与文化;武术教育与教学;竞技武术的科学化训练;武术发展战略与传播推广;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建构与发展。 |  
         | 运动康复综合(3209): |  
         | 针对人体不同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方法;常见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评定;不同运动疗法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基础,以及针对常见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与康复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