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防灾科技学院福建各专业排位:
1.地球物理学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44700(需要考517分);
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46167(需要考514分);
3.应急技术与管理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46167(需要考514分);
4.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46683(需要考513分);
5.勘查技术与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46683(需要考513分);
6.会计学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47202(需要考512分);
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48177(需要考510分);
8.网络与新媒体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49206(需要考508分);
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49724(需要考507分);
10.地理科学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排位49724(需要考507分);
11.通信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50228(需要考506分);
12.土木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50228(需要考506分);
13.物联网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50228(需要考506分);
14.水利水电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50228(需要考506分);
15.测控技术与仪器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50732(需要考505分);
16.广告学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50732(需要考505分);
17.英语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51227(需要考504分);
18.投资学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51739(需要考503分);
19.地质学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51739(需要考503分);
20.金融学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52235(需要考502分);
21.地质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52235(需要考502分);
22.资源勘查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52235(需要考502分);
23.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52235(需要考502分);
24.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52235(需要考502分);
25.测绘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52235(需要考502分);
26.工程管理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52235(需要考502分);
27.网络与新媒体历史类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不限)排位11289(需要考529分);
28.汉语言文学历史类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不限)排位11723(需要考527分);
29.英语历史类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不限)排位12416(需要考524分);
30.会计学历史类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不限)排位12893(需要考522分);
31.金融学历史类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不限)排位13157(需要考521分);
32.广告学历史类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不限)排位13157(需要考521分);
33.投资学历史类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不限)排位13405(需要考520分);
34.工商管理历史类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不限)排位13658(需要考519分)
2021年防灾科技学院各专业福建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福建 | 地球物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7 | 44700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14 | 46167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514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 513 | 46683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513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会计学 | 512 | 47202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10 | 48177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网络与新媒体 | 508 | 49206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07 | 49724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地理科学 | 507 | 2461(W509)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通信工程 | 506 | 50228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土木工程 | 506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物联网工程 | 506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水利水电工程 | 506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05 | 50732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广告学 | 505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英语 | 504 | 51227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投资学 | 503 | 51739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地质学 | 503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金融学 | 502 | 52235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地质工程 | 502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资源勘查工程 | 502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02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502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测绘工程 | 502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工程管理 | 502 | 246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网络与新媒体 | 历史类 | 529 | 11289 | 2461(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汉语言文学 | 527 | 11723 | 2461(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英语 | 524 | 12416 | 2461(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会计学 | 522 | 12893 | 2461(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金融学 | 521 | 13157 | 2461(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广告学 | 521 | 2461(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投资学 | 520 | 13405 | 2461(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工商管理 | 519 | 13658 | 2461(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新闻传播学类
网络与新媒体
防灾科技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满足信息社会发展需求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复合型新媒体信息传播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全面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不断创新;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实践知识、具备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掌握媒介融合规律,熟悉网络与新媒体运营机制和传播实务,能够胜任新闻报道、媒介运营、新媒体设计、新闻发布和舆情管理等工作。
【学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
【条件优势】师资配置合理。现有专业教师近二十名,基本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来源于多个学科,四成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教学设施充足。本学院拥有电脑图文、苹果机房、摄影摄像等实训室,拥有非线性编辑、数字传媒、视觉设计等工作室,总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780余万元。已经建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6个。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为社会亟需人才,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广阔的就业领域。可以在新兴媒体、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出版公司、广告机构、公关机构、大型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传媒相关的各类工作。
【培养特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一个开放的学科体系,扎根宽厚的人文社科知识平台和自然科学知识平台,系统融合了当代信息领域的最新成果,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注重创新性、技术性、实践性、可塑性、综合性,培养专业特色鲜明、实际操作能力突出的高级传媒应用型人才。
地球物理学类
地球物理学
防灾科技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掌握地球物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地震监测、预测、预警专门技术和方法,具有从事地震监测预测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能力的应用研究型复合人才。本专业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变和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具有勤奋进取、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以及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要课程】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数学物理方程、地球物理学场论、连续介质力学、数字信号处理、地磁学、地电学、地震学、重力与固体潮、计算机程序设计、地球物理学认识实习、地震监测实习、野外地质教学实习等。
【主要技能】具备地球物理数据观测、处理和解释的基本能力;掌握地震监测(含测震、重力、地形变、地磁、地电、地震地下流体)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技能;掌握地震前兆异常识别判定、地震趋势分析和地震会商以及地震速报与预警等核心业务的基本技能;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信息服务、跨学科合作与交流的初步能力;具备防震减灾业务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地震系统从事监测预测工作,或在资源、环境、灾害、工程等领域开展地球物理方面的技术服务和项目管理,以及仪器设备维护服务、软件开发与服务等工作。学校也积极鼓励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前往相关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工作。
地质类
地质工程
防灾科技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地质学和工程学等理论基础及系统的地质工程理论、技能和方法,掌握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获得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训练,能在能源开发、水利水电、城建、交通、市政、环保、国防和地震等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单位,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主要课程】普通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弹性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水文地质学基础、工程测量、工程岩土学、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物探、基础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强震观测与数据处理。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由地质工程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组成。
【专业优势】地质工程专业即立足于行业发展要求,又注重突出防震减灾特色。注重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重应用、具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相关实验室主要设备价值近3000万元。很好地满足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同时为专业师生的产学研提供了高水平的实验平台。专业与国内研究所和行业生产单位以合作的形式建立了10余个校外综合实习基地,服务于学生的生产实践学习。
地质工程专业为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河北省高等学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的支撑专业,所属的地质工程学科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本专业教学团队成员隶属于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中国地震局局级教学团队,以该专业为主要依托,开展了服务国家特殊需要的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就业方向】可在城市建设、交通工程、水利水电、机场、港口、码头、国土资源、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环境和市政工程、工程设计研究院从事地质工程专业相关的开发建设、科学研究和生产管理工作。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防灾科技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
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
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
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运作
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土木类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防灾科技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学科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城市轨道交通、地下交通隧道等地下空间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面向未来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 制】四年
【学 位】工学学士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建筑结构、地下工程施工、隧道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基坑工程、地铁与轻轨、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地下工程防灾减灾、地下通风与环境工程、地下工程概预算、BIM原理及应用等。
【专业优势】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条件优良,就业前景广阔。现有专业教师均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80%以上的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拥有岩土地震工程实验中心(7个专业实验室)、城市地下安全与工程地质试验场等主要校内实践平台,专业设备价值近3000万元。依托防灾科技学院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一局共同组建的城市安全与地下空间研究院,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产学研、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城市规划、环境、建筑、交通运输、能源、公共安全、市政工程、防灾减灾等相关行业,从事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研究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继续深造可报考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等相关专业研究生。
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防灾科技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大数据分析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大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与主要工具,熟练掌握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传输与应用等技术,具备大数据工程项目的系统集成能力、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能从事各行业大数据处理、分析、开发、应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4年
主要课程: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应用统计(统计学)、大数据机器学习、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实践等课程。
就业方向:社会对大数据人才需求非常大,主要需求为数据分析类、系统研发类和应用开发类大数据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事业单位和技术部门从事大数据应用分析、教学与科学研究等工作,主要面向岗位是大数据系统研发工程师、大数据应用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工程师等核心职业岗位。也可以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的研究生或出国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