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吉林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3 |
| 甘肃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68 |
| 陕西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0 |
| 贵州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 四川 | 化学类(包含专业: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8 |
| 海南 | 化学类(包含专业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78 |
| 广西 | 化学类(4180元/年,在前卫南区办学,包含专业: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9 |
| 广东 | 化学类(非定向)(070301.化学+070302.应用化学+080403.材料化学+08040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81301.化学工程与工艺)(办学地点:前卫南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1 |
| 江西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4180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3 |
| 福建 | 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8 |
| 安徽 | 化学类(4180元/年;含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6 |
| 江苏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等5个专业)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8 |
| 黑龙江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3 |
| 辽宁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5 |
| 山西 | 化学类(包含专业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7 |
| 天津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前卫南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48 |
| 北京 | 化学类(4180元,含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办学地点前卫南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1 |
一、专业概况
东北电力大学面向电力行业的特色专业之一。始建于1975年,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吉林省特色专业、吉林省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吉林省品牌专业、吉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所在学科于199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先后获批吉林省重点建设学科、吉林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目前,本专业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各一个。专业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的师资队伍,为培养专业特色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
本专业四十多年来始终立足于能源电力行业,以“电力行业优势”为依托,以“电厂水处理、电厂化学仪表及测试技术、金属腐蚀与防护”等为方向,以“强化特色、提高质量、提升层次”为主要目标,致力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和工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的特色人才,既能掌握能源、化工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又能从事管理和解决电力运行维护过程中所涉及的水、煤、油及烟气等化学工程与技术问题。
三、主干课程
火力发电厂水质净化、金属腐蚀与防护、热力设备水汽理化过程、膜技术原理与应用、电厂燃料分析与管理、电力用油、废水处理工程、电厂化学仪表及自动化、电厂环境保护。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有火力发电厂、核电站、电网公司、电力建设部门、电力设计院、电力研究院、政府环保部门、水处理公司、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化工厂、环保公司、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吉林 | 应用化学(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6 |
| 四川 | 应用化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9 |
| 重庆 | 应用化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0 |
| 广西 | 应用化学(3850元/年,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3 |
| 湖南 | 应用化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6 |
| 河南 | 应用化学(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2 |
| 山东 | 应用化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47 |
| 江西 | 应用化学(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9 |
| 福建 | 应用化学(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1 |
| 安徽 | 应用化学(3850元/年;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8 |
| 浙江 | 应用化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00 |
| 江苏 | 应用化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5 |
| 黑龙江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8 |
| 辽宁 | 应用化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6 |
| 内蒙古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1 |
| 山西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97 |
| 河北 | 应用化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4 |
| 天津 | 应用化学(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69 |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并入。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52个教学单位,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40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18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2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6506人,其中教授2357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7人,外聘杰出教授5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人,“万人计划”入选者6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8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8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入选专家152人。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1个(其中包含2个筹建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4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其他行业部委重点实验室21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成果。
学校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籍学生73058人(全日制69940人、非全日制3121人),其中预科生144人,本科生41537人,硕士生21283人(全日制18566人、非全日制2717人),博士生8908人(全日制8504人、非全日制404人),留学生1172人。
学校聚焦名校合作,逐步完善全球网络布局,目前已经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30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排名世界前100的48所,前200的67所。学校与12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了40个中外合作平台。
学校坚持“统筹谋划、规范管理、科学运营”的指导方针,采用“校企分开,放管结合”管理模式,打造“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学校-吉大控股-投资企业’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积极深化校办产业改革。依托学校科技、人才优势,通过校地联动、校企合作、扶持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推进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吉大出版社、吉大致远、吉大通信等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729万平方米(其中珠海校区14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3万平方米。学校在珠海市建有珠海校区,占地面积149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795.31万册,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东北地区中心,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项目成员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东北区域中心。
学校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为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高起点国际交流合作、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职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世界广泛认同的大学。到建校100周年时,把吉林大学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吉林大学将努力做到在关心国家命运、服务国家战略上有所作为,让党和国家满意;在勇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不断提高的要求上有所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上有所建树,让广大师生员工满意。
重点批次
凡报考我校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绘画、艺术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影视编导)、新闻学(体育新闻)专业和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的考生,录取原则详见各专业招生简章。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4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能源动力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6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教学团队”1个。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积极构筑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方针,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5个,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文科基地等30个。近年来,学校承担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吉林省成果转化贡献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5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00余件,为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1998年获批培养外国留学生。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1年,学校获批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
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教师群体和以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
“十四五”期间,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质量优先、持续快速、特色发展、开放合作”战略,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东北电力大学浙江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为500分(综合)。东北电力大学浙江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应用化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浙江应用化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应用化学

东北电力大学江苏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为505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江苏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应用化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江苏应用化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应用化学本

东北电力大学黑龙江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为508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黑龙江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应用化学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黑龙江应用化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应

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为556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应用化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应用化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应用化学本

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为481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应用化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应用化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应用化

东北电力大学山西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为497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山西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应用化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山西应用化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应用化学

东北电力大学河北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为554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河北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应用化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河北应用化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应用化学本

东北电力大学天津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为569分(综合)。东北电力大学天津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应用化学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天津应用化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应用化学本

东北电力大学应用化学是公办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东北电力大学应用化学在吉林省排名第2。吉林省开设应用化学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开设应用化学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北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吉林化工学院、通化师范学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为446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应用化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应用化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应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