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345(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文科 | -/422(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414/345(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文科 | 496/399(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336(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411(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05(专科批) | /() |
主要课程
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液压与气动、电机与电气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应用技术、工控网络技术、现场总线、变频器应用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等
就业方向
立足安徽制造业,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机电设备制造及电子电气行业,主要从事机电加工设备、自动生产线、仓储系统等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监控、工控编程、维修维护和技术服务与管理等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5 |
| 文科 | 422 | ||||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04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96 |
| 广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6410元/年)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06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直属安徽省教育厅归口管理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始建于1935年的安徽私立内思工业职业学校,先后历经了芜湖电力学校、芜湖电机制造学校、芜湖电机制造专科学校等,并划归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1972年,改属安徽省机械厅领导,更名为安徽省芜湖机械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安徽省芜湖机械学校基础上成立安徽机电学院,现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1986年,安徽机电学院迁出,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原址恢复安徽省芜湖机械学校,归属省机械厅领导。200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安徽省芜湖机械学校独立升格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迄今为止,已拥有87年的办学历史。
2019年,学校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学校建设基础上,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被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列入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名单。2021年,为加快创建职业本科学校,在安徽省教育厅、芜湖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与芜湖市繁昌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在芜湖市繁昌区建设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繁昌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1049亩,预计于2024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
学校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雨耕勤作,精益求精”的办学理念,秉承“修德、练技、立业、报国”的校训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培育匠才、创新求实、服务社会”的办学使命,坚持“地方性、行业类、技能型、特色化”的办学定位,全力建设“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多年办学实践中,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机械行业骨干高职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机械行业“十三五”思想政治工作50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发明教育基地、全国心理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等荣誉称号。在安徽省内,学校是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首批绿色学校、首批创业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线上教学示范校、第一届文明校园、就业先进单位(标兵)、劳动竞赛先进集体、教育外事工作先进单位、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五四红旗团委”、高职发展标杆校、高职扩招标杆校、技能大赛标杆校。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航空与材料学院、互联网与通信学院、汽车与轨道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目前各类在校学生12000余人,开设招生专业45个,覆盖安徽省汽车制造、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等主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8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7个、教育部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1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全国机械行业骨干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高水平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骨干专业1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4个,有28个专业获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1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30.4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74.09%,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占比82.52%。学校聘请企业兼职教师346人,立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个人典型案例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1人,省级教学团队24个,省级高校教学名师14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坛新秀20人,省级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1人,省级科教文卫系统师德先进个人2人,省级技术能手3人,江淮工匠2名。学校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将办学经费向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倾斜,逐年加大对教学、实习实训、科研等仪器设备的投入。现建有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建有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9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建有安徽省A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芜湖市创业富民孵化基地各1个,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职业教育基地、芜湖铁画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各1个。建有设备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室)166个,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同时拥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38家。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2.06万元。
学校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个;累计承担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1200余项,其中省级及以上项目600余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出版、编著、编写各类学术专著、著作、教材100余部;累计授权专利1200余件,连续多年入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
学校坚持以赛促教,学生竞赛成绩持续保持省内领先水平。多次成功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相关赛项,5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十三五”期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一等奖1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2项,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获得一等奖54项、二等奖72项、三等奖 57项。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不断优化,创新创业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学生多次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等A类赛事中摘金夺银,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金奖1项,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奖500余项。
学校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水平不断提升。先后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知名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加拿大圣劳伦斯学院开展合作办学,成立“中加班”,联合培养学生155名;累计招收(含预录取)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多国留学生48名。学校通过实施“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多举措服务埃夫特智能装备、奇瑞汽车等区域头部企业“走出去”。学校开展的对台交流项目入选教育部对台交流项目以及安徽省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
学校是安徽省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基地、芜湖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芜湖市企业员工在岗定点培训机构。近年来,学校利用各类办学资源广泛开展社会培训与服务,积极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向社会开展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面向企业在岗职工、社会下岗人员开展多工种多层次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特种作业操作培训;面向区域企事业单位开展教育培训、政策建议、决策咨询、技术策划、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等多类服务项目。学校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认定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学校开展的“特种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知识培训项目”获批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学校是芜湖市首批高校人才工作站,连续多次荣获省级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标兵单位)。多年来,学校新生报考第一志愿上线率、新生报到率和最低录取分数线均处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8%以上。先后涌现了天泽精密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全国“第五届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冠军”及“十大操作技术能手”徐本盛,中国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得者、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舒云峰,上海市“高技能人才”王从信,全国“技术能手”、安徽省“劳动模范”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飞,安徽省“技术能手”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川,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谭言松,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王德伟,安徽省“双创之星”杨杰、徐文杰、骆鹏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典型。
随着学校办学质量、办学品质的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办学成果逐步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中央电视台、安徽卫视、新华网、中国新闻社、“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安徽青年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等多家中央和省级媒体先后对学校进行宣传报道,学校美誉度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创建为目标,以“双高计划”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核心,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新时代美好安徽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1、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学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学年5000元。
3、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困难4000元/年,困难3000元/年,一般困难2000元/年。
4、优秀学生奖学金: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优秀学生,奖励100~3000元。
5、素质拓展成果奖励:国家、省、市级学科、文娱、体育、技能、科技创新等获奖者,奖励100~6000元。
6、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到当地农村金融机构或县(市)教育局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最高可贷款8000元。在校就学期间,利息由政府支付。
7、勤工助学:设立固定或临时勤工助学岗位,优先安排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上岗,每月发放劳务酬金。
8、特殊困难补助:对于因意外灾祸等突发原因导致家庭经济情况恶化的学生给予的特别资助。
9、入伍学费补偿代偿:对应征入伍、退役复学的学生,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
10、芜湖市结对帮扶地区录取新生,入学报到后享受芜湖市相关资助政策。
学校着力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密切校企合作、加强工学交替,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认可。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是毕业生数的7-8倍以上。学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就业稳定性不断提高,就业层次、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总体薪酬水平逐年提高,学校2019届毕业生月均收入近4200元。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连续六年荣获省级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标兵单位)。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于1984年创办,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广州市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钟南山担任名誉院长。
学院现有番禺校区(毗邻广州大学城)、广州开发区产教融合基地、越秀花果山校区,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优美。学院为国家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学院职教联盟牵头单位,拥有全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广东省大功率智能控制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高端电源系统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高职院校智能电气装备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高校大功率高可靠电能变换与控制科研创新团队、广州市高新技术专业继续教育基地、省、市认定的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广州市众创空间。学院立足服务广州开设科技及商贸两大板块,设有11个二级学院,七大专业群,开设27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4个,广东省重点(品牌)专业8个,市级特色(产业、校企合作示范)学院4个。学院在校全日制学生9000余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35.3%,硕士以上学位占79.6%,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
学院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服务荣校”的办学理念,遵循“厚德、砺学、修技、至善”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注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遵循创新发展、质量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走“科技助推产业,商贸服务经济”的发展路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发展,为区域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已达六万多人。学院现为国家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拥有教育部及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9个。深度对接属地、产业需求,构建“四元协同、五创并举”产业学院建设模式,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学院职教联盟,获得了国家省市、媒体等多方关注好评。
学院大力实施创新强校工程,推进“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现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了设备先进、特色鲜明的校内实践基地13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7个。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级校内外实训基地13个,近三年参加技能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400余项。
学院立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与商贸两大板块,努力创建省内知名、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高职院校,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打造特色品牌专业,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学院招生就业连续多年保持两旺,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超过98%,企业满意度超过95%,为培养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院有普通高考招生、学考招生、自主招生、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招生等四种招生类型,其中普高录取批次为第三批专科,面向理科、文科、美术类、音乐类、3+证书招生,欢迎广大高中、中职应往届毕业生踊跃报读!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64101.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校本部)学费:6410;2.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学费:6410;3.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计划类型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96分(物理类)。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广东物理类专科批普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广东省排名第22。广东省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为广东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96,最低位次是316781、广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06,最低位次是163192。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西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06分(理科)。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西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96分(物理类)。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湖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73分(理科)。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湖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86分(理科)。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电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分互认国际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分互认国际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分互认国际班)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