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金融学类(闵行校区。含金融学、经济学专业) | 综合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金融学(闵行校区。与统计学专业双学位) | 四年 | 3 | |||
| 法学(闵行校区) | 四年 | 1 | |||
| 法学(闵行校区。与心理学双学位) | 四年 | 2 | |||
| 社会学类(闵行校区。含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 | 四年 | 2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闵行校区) | 四年 | 1 | |||
| 教育学类(中山北路校区。含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特殊教育、教育康复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 四年 | 4 | |||
| 新闻传播学类(闵行校区。含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专业) | 四年 | 2 | |||
| 生物科学类(闵行校区。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 | 四年 | 2 | |||
| 心理学类(中山北路校区。含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 | 四年 | 3 | |||
| 统计学类(闵行校区。含统计学、金融工程、保险学专业) | 四年 | 6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闵行校区。含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专业) | 四年 | 2 | |||
| 工商管理类(闵行校区。含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专业) | 四年 | 2 | |||
| 公共管理类(中山北路校区。含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专业) | 四年 | 1 | |||
| 哲学(闵行校区) | 四年 | 1 | |||
| 政治学与行政学(闵行校区。与新闻学双学位) | 四年 | 2 | |||
| 汉语言文学(闵行校区) | 四年 | 2 | |||
| 汉语国际教育(中山北路校区) | 四年 | 6 | |||
| 英语(闵行校区) | 四年 | 2 | |||
| 德语(闵行校区) | 四年 | 1 | |||
| 法语(闵行校区) | 四年 | 2 | |||
| 西班牙语(闵行校区) | 四年 | 1 | |||
| 日语(闵行校区) | 四年 | 2 | |||
| 翻译(闵行校区) | 四年 | 1 | |||
| 翻译(闵行校区。与历史学专业双学位) | 四年 | 1 | |||
| 新闻学(闵行校区。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双学位) | 四年 | 1 | |||
| 历史学(闵行校区) | 四年 | 2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闵行校区) | 四年 | 3 | |||
| 物理学(闵行校区) | 四年 | 2 | |||
| 化学(闵行校区) | 四年 | 2 | |||
| 地理科学(闵行校区) | 四年 | 2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闵行校区) | 四年 | 1 | |||
| 地理信息科学(闵行校区) | 四年 | 2 | |||
| 生态学(闵行校区) | 四年 | 1 | |||
| 心理学(中山北路校区。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 | 四年 | 2 | |||
| 统计学(闵行校区。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 | 四年 | 2 | |||
| 通信工程(闵行校区) | 四年 | 2 | |||
| 通信工程(闵行校区。与教育技术学专业双学位) | 四年 | 1 |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闵行校区) | 四年 | 2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闵行校区。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 四年 | 3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山北路校区) | 四年 | 11 | |||
| 软件工程(中山北路校区。第三、四年学费每年16000元) | 四年 | 18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山北路校区) | 四年 | 3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闵行校区) | 四年 | 1 | |||
| 工商管理(中法创新实验班)(闵行校区。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办学,专业课程为全英文授课,须学法语) | 四年 | 2 | |||
| 人力资源管理(中山北路校区。与应用心理学专业双学位) | 四年 | 1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英语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68 | 2306 |
| 汉语言文学 | 667 | 2416 | |||
| 历史学 | 664 | 3160 | |||
| 法学(双学位) | 664 | 3144 | |||
| 法学 | 662 | 3604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662 | 3398 | |||
| 新闻传播学类 | 661 | 3794 | |||
| 金融学(双学位) | 661 | 3720 | |||
| 新闻学(双学位) | 661 | 3759 | |||
| 统计学(双学位) | 661 | 3863 | |||
| 金融学类 | 660 | 4102 | |||
| 社会学类 | 660 | 4084 | |||
| 哲学 | 660 | 4028 | |||
| 教育学类(师范) | 660 | 3957 | |||
| 政治学与行政学(双学位) | 660 | 3972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60 | 4129 | |||
| 翻译 | 659 | 4202 | |||
| 公共管理类 | 659 | 4387 | |||
| 心理学(双学位) | 659 | 4300 | |||
| 统计学类 | 658 | 4426 | |||
| 汉语国际教育 | 658 | 4675 | |||
| 教育技术学(双学位) | 658 | 4564 | |||
| 工商管理类 | 657 | 4820 | |||
| 法语 | 657 | 4879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57 | 4860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656 | 5194 | |||
| 物理学类 | 656 | 5002 | |||
| 软件工程 | 656 | 5008 | |||
| 心理学类 | 656 | 5067 | |||
| 生物科学类 | 656 | 5154 | |||
| 德语 | 656 | 5069 | |||
| 日语 | 656 | 5128 | |||
| 化学 | 656 | 5042 | |||
| 工商管理(中法创新实验班) | 656 | 5227 | |||
| 地理科学 | 656 | 5177 | |||
| 西班牙语 | 656 | 5155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656 | 5021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55 | 5545 | |||
| 地理信息科学 | 655 | 5470 | |||
| 生态学 | 655 | 5566 |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654 | 5928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654 | 5675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653 | 6095 | |||
| 通信工程 | 653 | 6010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 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够在科研部门、教育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或 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心理学实验研究设 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 统计、测量技术,具有从事相关方面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和文 字处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 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统计、测量技术,掌 握心理学实验研究设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的方法,了解心理学科的发展 趋势和应用前景,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具有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政治分析能力、较严密的逻辑推理 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与他人和谐交往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适应和心理调节能 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及其常用软件、心理测量学、生物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心理学(64学时)、心理统计I(32学时)、心理统计Ⅱ-SPSS(32学时)、社 会心理学(32学时)、实验心理学(64学时)、实验心理学实验(64学时)、生理学B(32学时)、 CNS解剖(32学时)、心理测量(32学时)、发展心理学(32学时,含实验)、生理心理学(32学 时)、认知心理学(64学时,含实验)、组织管理心理学(32学时)、变态心理学(48学时,含实 习)、生理心理学实验(64学时)、心理学研究方法(32学时)。
示例二:神经科学导论(54学时)、普通心理学A(72学时)、普通心理学B(72学时)、心理统 计学I(72学时)、实验心理学I(72学时)、实验心理学Ⅱ(54学时)、心理学统计Ⅱ(36学时)、 社会心理学(54学时)、发展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学(54学时)、心理学史(54学时)、变态 心理学(54学时)、人格心理学(54学时)、认知心理学(54学时)、情绪心理学(54学时)。
示例三:人体解剖生理学(72学时)、普通心理学I(54学时)、普通心理学Ⅱ(54学时)、实 验心理学I(54学时)、实验心理学Ⅱ(54学时)、生理心理学(72学时)、发展心理学(54学时)、 人格心理学(72学时)、心理统计学I(54学时)、心理统计学Ⅱ(54学时)、认知心理学(54学 时)、心理学研究方法(54学时)、心理测量学(54学时)、心理学史(54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 时)、教育心理学(54学时)、心理学教学法(54学时)、心理健康教育概论(54学时)、心理咨询与 治疗(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 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实验心理学实验、生理心理学实验等实验课程以及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安排的一定课时的教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能在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 关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理信息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软件、遥感图像处理和地学信息提取技术、卫星 导航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具有空间分析和数学建模的基本能力;
3.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领域研究发展前沿,能熟练地运用地理 信息系统遥感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技术解决地理学中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相关 问题;
4.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5.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创新意识和协同攻关能力,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地 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或具体应用;
主干学科: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
核心知识领域: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地图学、空间数据库、卫 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地球科学概论(96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8学时)、GIS设计和应用(64学时)、 网络基础与WebGIS(32学时)、地图学(48学时)、地貌与自然地理(32学时)、遥感概论(48学 时)、遥感图像处理与实验(80学时)、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32学时)、空间数据库(32学 时)。
示例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5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72学时)、地理信息工程(54学 时)、地图学(72学时)、空间定位技术(54学时)、遥感概论(54学时)、遥感数字图像处理(72学 时)、C语言与程序设计(72学时)、空间数据结构(72学时)、空间数据库(72学时)、计算机图形 学(72学时)、GIS算法基础(72学时)。
示例三:自然地理学(88学时)、人文与经济地理学(48学时)、地图与测量(88学时)、卫星 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32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56学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72学 时)、地理空间分析与建模(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编程(48学时)、遥感概论(48学时)、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学与地图学实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遥感 图像处理、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习、地理学综合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 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 工作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环境科学专业技能的 基本训练,培养系统地识别、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前沿;
2.掌握全面扎实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的基本技能;
4.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
5.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 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问题(48学时)、环境科学(64学时)、环境工程学 (64学时)、环境管理学(64学时)、环境化学(48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数据分析方法 (32学时)、环境经济学(48学时)、环境法学(32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与发展(32 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化学(32学时)、环境监测(40学时)、环境生物学 (32学时)、环境工程原理(40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64学时)、环境影响评价(48学时)、水污 染控制工程(56学时)、环境学(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基础(24学时)、环境地学基础(48学时)、环境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64学时)、环境生物学(48学时)、环境监测(56学时)、环境工 程学(64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管理学(48学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2学时)、环 境系统分析(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学实习、环境地学实习、环境监测实习、环境污染控制实习、环境 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物理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扎实的自然科 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微电子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 究、开发、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在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学等方面掌握扎实的 基础理论,掌握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原理、设计、制造、封装与应用技术,接受相关实验技术 的良好训练,掌握文献资料检索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在微电子科学 与工程领域初步具有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开阔的科学视野;
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较强的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3.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基础;
4.具备微电子材料、微电子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封装技术和 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
5.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及产业发展状况,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 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具有归纳、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以及撰写论文、报告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半导体物理、微电子 器件原理、集成电路设计原理、微电子工艺原理、集成电路封装与系统测试、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 计、电子设计自动化基础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原理(6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48学时)、信号与系统(48学时)、半 导体物理(64学时)、电子线路A(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48学时)、数字集成电路设计(48学 时)、集成电路工艺原理(48学时)、半导体器件物理(48学时)、数字集成电路原理(64学时)、电 子系统设计(64学时)、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48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理论(48学时)、电磁场理论(48学时)、模拟电子线路(64学时)、信号与 系统(64学时)、数字电子线路(64学时)、固体物理学(64学时)、半导体物理学(64学时)、集成 电路原理与设计(64学时)、半导体器件物理(64学时)、微电子制造科学原理(48学时)。
示例三:核心必修课,包括电路分析(5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8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学时)、固体物理(48学时)、半导体物理(48学时)、半导体器件物理(64学时)、半导体工艺原理 (48学时);专业方向核心限选课,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32学时)、集成电路CAD (32学时)、集成电路工艺设计(32学时)、半导体光电材料(32学时)、半导体光电器件原理(32 学时)、半导体光电器件工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半导体基础实验以及微电子技术 专业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 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 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 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国家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 新发展。
2.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和GIS技术 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 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
3.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4.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 的初步能力;
5.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 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环境适 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规划类。
核心知识领域:地理学类、数学与信息类、规划类、管理类、环境类。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自然地理学概论(48学时)、人文地理学(32学时)、经济地理学(48学时)、城市地 理学(32学时)、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48学时)、计量地理学(32学时)、遥感基础与图像解译原 理(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概论(48学时)、城市经济学(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
示例二:人文地理学(54学时)、城市地理学(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工业地理学 (54学时)、交通地理学(54学时)、区域分析与规划(7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72学时)、城市总 体规划(72学时)、修建性详细规划(54学时)、控制性详细规划(54学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54学时)。
示例三:自然地理学(120学时),人文地理学(68学时),环境科学概论(54学时),区域分 析与区域规划(68学时),城乡规划原理(54学时),数字测图(54学时),GIS原理与应用(54 学时),遥感概论(45学时)、遥感图像处理与实验(68学时)、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54学时), 土地利用规划(54学时),城乡规划与设计(72学时)、专题地图(6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综合实习、人文地理实习、区域地理综合实习、计算机专题地图编 制、城市(社区)规划实务与图件设计综合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人文地理实践、区域地理综合实践、城市规划综合实践、土地管理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

华东师范大学浙江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656分(综合)。华东师范大学浙江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华东师范大学浙江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软件工程

华东师范大学浙江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录取分数线为656分(综合)。华东师范大学浙江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华东师范大学浙江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招生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生态学录取分数线为655分(综合)。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生态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生态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生态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生态学普通类平行

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为655分(综合)。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地理信息科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地理信息科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

华东师范大学浙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为655分(综合)。华东师范大学浙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华东师范大学浙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招生计划2022

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为654分(综合)。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招生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录取分数线为654分(综合)。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招生计划2022

华东师范大学浙江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为653分(综合)。华东师范大学浙江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通信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华东师范大学浙江通信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通信工程

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录取分数线为653分(综合)。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招生计划2022

华东师范大学在浙江省录取批次:2021年为平行录取一段,2020年为平行录取一段,2019年为平行录取一段,2018年为平行录取一段,2017年为平行录取一段。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在浙江招生专业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通信工程、物理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