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淮南联合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现代物流管理 | 2021 | 理科 | 408/305(专科批) | /() |
| 现代物流管理 | 2021 | 文科 | 401/359(专科批) | /() |
——国家骨干示范重点建设专业、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物流管理实训基地、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物流管理教学团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精神,掌握物流管理知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能够熟练应用物流设备、办公软件、物流软件等工具,在政府、事业单位、企业从事采购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物流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主干课程:运输管理实务,配送管理实务,集装箱管理实务,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港口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设施与设备实训,物流管理软件实训,ERP实训、智能化冷链物流实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选择到我院对口的本科院校进行继续深造,同时,本专业与广西区内外20多家优秀物流企业签订了就业实习合同,毕业生可以实现升学与就业双保险。毕业生可以在政府、事业单位、企业从事采购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成本核算、物流规划等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西 | 现代物流管理(6000元/年)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05 |
| 文科 | 359 | ||||
| 贵州 | 现代物流管理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3 |
| 文科 | 313 | ||||
| 广东 | 现代物流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广西南宁市)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3 |
| 历史类 | 344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65年的广西劳动大学,先后历经广西农学院热带作物分院(本科)、广西农垦职工大学、广西农工商职业大学等历史阶段。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广西首批独立改制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秉承“以德立人、以技立业”的校训,发扬“弘毅开拓、勤勉善成”的学校精神,坚持“服务、合作、开放”的办学理念,践行“盛德至善、博学致用”的校风,彰显“崇德强技、尚美至臻”的“思茗”文化理念,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职业院校。2019年,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同时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优秀单位(广西唯一),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单位,全国首批百所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连续18年荣获“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先进集体、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学院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创新创业50强)”,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
学校地处南宁市空港经济区,校园风景秀丽、文化氛围浓厚,校园占地建筑面积62.88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36.34万平方米,校园绿地总面积达32.8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82%,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现有在校生人数20000余人,其中泰国、越南、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8个国家的留学生83人。
学校坚持以农为特色、一二三产类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方向,主动对接区域经济支柱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设有农业工程学院、康养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大数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传媒学院、物流学院、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机构,招生专业53个,拥有自治区优质专业17个、广西优势特色专业9个,建成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立项建设项目3个、自治区级专业资源库立项3个、自治区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精品课程19门,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 “1+X”证书国际推广中心2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示范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0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6个、自治区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入选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17个,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特等奖3项)。
经过多年建设,学院师资队伍结构逐步优化,优秀教学团队、名师辐射引领效果显著。学院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比68.23%,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1.07%,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1.90%,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5人,广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人才1人,首届广西高校杰出科技人才1人,自治区高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对象2人,国家级、自治区级民族文化传承、技艺技能大师8人。现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7个(其中,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入选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2个。
学校不断创新多元化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牵头组建了由128家国内外行、企、校、研组成的学校理事会、组建中国茶业职业教育集团、广西茶业职业教育集团(2020年获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广西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中国农垦职业教育联盟等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平台,充分发挥“一会三集团两联盟”在整合社会资源办学、推动合作育人等方面的作用,以“项目+人才+技术”的利益链为纽带,共建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产业学院和技术服务中心,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社会服务等项目50余项,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学校不断创新服务平台,积极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水平,依托农垦系统资源优势,整合广西糖业、木薯等千亿元研发中心和茶叶、畜牧(生猪)等自治区级工程中心资源,形成了跨专业集群的“打包式”服务机制;建成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厅级工程技术研究(服务)中心7个;农产品高值化加工等中心解决区域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及工艺革新问题60余项;完成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广西糖厂农务信息服务系统等省部级信息化技术服务项目,在4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实现企业增效近亿元。近五年,教师开展企业横向技术服务项目90余项,实现产值超8亿元。另外,学校共获得广西社科成果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技术发明奖2项、重要技术标准奖1项、农牧渔业丰收奖3项,市(厅)科技进步奖2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7件,实用新型480件、外观专利53件。
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职业教育服务,吸纳东盟国家10所职业院校、国内6省区50多个职业院校和企业,与东盟国家二十余所高校合作,开展了中国-东盟课程共享平台建设、学生交流互换、师资培训、“中文+职业技能”等实体化运作项目。每年举办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论坛,联盟培养培训留学生、交流生、语言生2000余人,面向东盟国家职业院校输出教学标准5个、共享课程40门,有力辐射带动了东盟国家职业院校的发展。
(一)按照政府有关政策符合条件的学生将获得以下奖助学金:
1.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人。
2.国家励志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000元/年·人。
3.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等4300元/年·人,二等2300元/年·人。
4.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5000元/年·人
5.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补助。本项资助仅针对当前秋季学期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升入高等职业院校就读的学生,经认定为我校家庭经济困难且生活俭朴的学生,每生资助2000元。
(二)学校设立奖学金
1.学校奖学金,共分三等(比例15%);其中一等奖学金1500元/年·人;二等奖学金1000元/年·人;三等奖学金500元/年·人。
2.思茗奖学金
思茗奖学金共设:思茗优苗奖、年度创新创业人物奖、年度感人励志人物奖、年度见义勇为人物奖、年度学习奋进人物奖、年度技能工匠人物奖、年度志愿爱心人物奖等7项。
(1)思茗优苗奖的奖励对象为当年经普通高考招生(含区外招生)、单独招生、对口招生、艺术类高考招生入学的新生,分数排名前列,且在新生入学教育、军训活动中表现突出者。每年奖励名额为50名(出现分数相同者追加名额),每人奖金2000元。
(2)年度创新创业人物奖的奖励对象为全日制在校生,奖励当年在校期间创业、创新(创造)成功的典型学生个人或团队。每年奖励名额为1-5名,个人将每人奖学金2000元,团队奖每个团队奖金5000元。
(3)年度感恩励志人物奖的奖励对象为在年度内有见义勇为行为的学生,奖励名额不限,每人奖金2000元。
(4)年度学习奋进人物奖的奖励对象为全日制在校生,奖励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名额为1-10名,由学工处、教务处和各二级学院评选,每人奖金2000元。
(5)年度技能工匠人物奖的奖励对象为全日制在校生,奖励专业技能实操特别突出的学生,在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自治区级一等奖、国家级三等奖以上的个人或者团队优先给予奖励。每年奖励名额为1-5名,个人奖每人奖金2000元,团体奖每个团队奖金5000元。
(6)年度志愿爱心人物奖的奖励对象为全日制在校生,奖励为社会作出贡献,经常参加义务志愿服务活动,并获得好评的学生。每年奖励名额为1-10名,每人奖金2000元。
教务处(招生工作处)电话:0771-4212461、0771-4213131
传 真:0771-4213255
网址:www.gxzjy.com
收费标准:严格执行国家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在公布招生计划的同时公布学费收费标准。
(一)学费:艺术类专业:8000元/年·人;计算机技术类专业:6500-7000元/年·人;财经、管理、外语类专业:6000-7000元/年·人;电子机械类专业:7000-7500元/年·人;食品类专业:8000-6000元/年·人;农科类专业:7000-4000元/年·人。
(二)住宿费:根据公寓结构和条件的不同,按实际住宿条件收取,350-1400元/年·人。
(三)书费:预收书费600元/学年·人,按实际支出结算,多退少补。
淮南联合大学成立于1984年9月,是淮南市政府举办的一所老牌、综合性高等专科学校,是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436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副高级职称111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70%,校内专任课教师中各级别“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
学校占地面积803亩,共设有智能制造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材料与制药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医学院等7个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公共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专部等教学机构。截止到2021年10月底,共有各类在校生合计17118人,其中,普通高职类学生10728人,五年一贯制中职学生1894人,电大和成人教育学生4496人。
学校共有43个常设专业,涉及12个专业大类,24个专业科类,其中,省级特色专业有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应用英语、大数据与会计、建筑工程技术、口腔医学技术、法律事务、护理、工程造价、机械设计与制造、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16个,专业设置与淮南市及周边地方产业匹配度达98%,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先后牵头成立了“淮南市职业教育联盟”、“淮南市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培训联盟”、“淮南乡村振兴培训基地”、“淮南乡村振兴研究院”等,为淮南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三五”以来,学校办学条件和功能日益完善,共建有医学、财会、物流、电商、机械电子、化学化工、计算机技术、建筑工程、语音、酒店管理、学前教育等设备先进的校内实验实训室131个。与省内外100多家知名企业建有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建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300余个。其中,建有电气自动化技术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数字化工业园生产性实训基地、全国邮政行业培训基地等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和学前教育等7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训基地、1个中德“双元制”培训中心。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升质量为重点,紧密对接淮南市智能制造、康养医药、大数据等产业转型发展需求,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1+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积极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先后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管理先进单位”、“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淮南市文明校园”等30多项省市级荣誉称号。
(以上数据截止2021年11月)
淮南联合大学2022年各省录取批次一览表
| 序号 | 院校代码 | 省份 | 计划 | 录取批次 |
| 1 | 0911 | 河北 | 150 | 专科批 |
| 2 | 2334 | 江苏 | 9 | 高职(专科)批 |
| 3 | 3450 | 浙江 | 100 | 普通类 |
| 4 | 5384 | 江西 | 30 | 高职(专科) |
| 5 | 1075 | 海南 | 25 | 高职(专科)批 |
| 6 | 3430 | 四川 | 30 | 专科批 |
| 7 | 9360 | 安徽 | 651 | 高职(专科) |
| 8 | 8662 | 河南 | 20 | 高职高专批 |
| 9 | 1185 | 甘肃 | 12 | 高职(专科)批 R 段 |
| 10 | 3371 | 青海 | 25 | 普通专科批次-M段 |
| 11 | M925 | 湖北 | 10 | 高职高专普通批 |
| 12 | 1159 | 贵州 | 30 | 高职(专科) |
| 13 | 3443 | 云南 | 10 | 高职(专科)批 |
| 14 | 4543 | 黑龙江 | 5 | 高职(专科)批(A) |
| 15 | 1734 | 山西 | 10 | (高职)专科 |
| 16 | 3305 | 陕西 | 10 | 高职(专科) |
| 17 | 11308 | 广东 | 10 | 专科批 |
| 18 | B308 | 山东 | 10 | 专科批 |
注:最终以考生所在省2022年《报考指导》为准。
按照艺术类招生政策招生。
与应届生相同,执行《淮南联合大学2022年招生章程》。具体录取规则及要求如下:
1.依照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的有关文件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身体条件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3.录取专业时,根据各专业志愿的具体情况,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录取进第二专业志愿,依此类推。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如果服从专业调剂,根据分数调剂到相应有空缺计划的专业;如高考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又不服从专业调剂的,做退档处理。
4.新生报到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进行入学资格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发现弄虚作假者,即取消其入学资格,并报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216分(理科)。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现代物流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现代物流管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现代物流管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为安徽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16,最低位次是224519、安徽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93,最低位次是173253。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1.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管理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在安徽省理科排名第18。安徽省开设理科现代物流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淮南师范学院、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淮南联合大学、安徽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代码:530802淮南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在安徽等1个省市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530802现代物流管理安徽专科批-现代物流管理安徽专科批-1

淮南联合大学/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35001.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3500;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安徽现代物流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

淮南联合大学安徽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254分(理科)。淮南联合大学现代物流管理在招生省份:安徽。淮南联合大学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现代物流管理安徽理科专科

淮南联合大学安徽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254分(理科)。淮南联合大学安徽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现代物流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现代物流管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淮南联合大学安徽现代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

淮南联合大学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为安徽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54,最低位次是220535、安徽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6,最低位次是143848。淮南联合大学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1.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

淮南联合大学现代物流管理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淮南联合大学现代物流管理在安徽省理科排名第11。安徽省开设理科现代物流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淮南师范学院、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代码:530802淮南联合大学2021年在安徽等1个省市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淮南联合大学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530802现代物流管理安徽专科批-现代物流管理安徽专科批-1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