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市) | 专业名称 | 类型 | 学制 | 层次 | 选科要求 | 江苏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机械类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材料类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能源动力类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电子信息类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计算机类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海洋工程类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经济学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金融工程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俄语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应用物理学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应用统计学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工程力学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工业设计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电子封装技术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人工智能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自动化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建筑学 | 物理类 | 五年 | 本科 | 江苏 | 生物工程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蚕学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会计学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公共事业管理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工业工程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旅游管理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
| 省(市) | 专业名称 | 类型 | 学制 | 层次 | 选科要求 | 江苏 | 环境工程(与南京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培养项目,在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学习)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建筑学(与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项目,在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江苏 | 旅游管理(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项目,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 | 物理类 | 四年 | 本科 |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 知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 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工程产品生 产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与实践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生物 工程产品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操作技术,具备生物产品制造和研发中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 能力,同时根据生物制药、环境生物工程、轻化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生物系统工程等专业方向,确 立人才培养特色。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数理化扎实基础以及计算机及 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生物工程产品的分析方法,生产设计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研究开发及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工程所涉及领域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前沿、应用前景、最新技术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 识的能力;
8.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生物分离 与反应工程、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生物化学(96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48学时)、化工原理(72学 时)、发酵工程(32学时)、基因工程(32学时)、分子生物学基础(32学时)、生物分离工程(32学 时)、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48学时)等。
示例二:化工原理(96学时)、生物化学(64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发酵工程(48学 时)、生物分离工程(48学时)、基因工程(32学时)、生物工程设备(48学时)等。
示例三:化工原理(80学时)、生物化学(80学时)、微生物学(64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 时)、生物反应工程(40学时)、生物分离工程(40学时)、生物工艺学(40学时)、发酵设备及工厂 设计(48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基本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发酵工程实验、生物分离工程实 验以及与专业方向相关的特色专业实验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Q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众所周知,社会的各行各业、人们的日常生活均离不开电,没有电的日子是无法想象的。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就是“电”,从电能在发电厂的产生、在变电站及换流站中的变换、在电力网中的传输,再到用户侧的使用与控制等,都是本专业研究的内容。这里的用户不仅仅是居民用户,更多的是工业用户、农业用户等。在众多的用电设备中,电机驱动装置消耗了60%左右的总电量。
Q2:本专业主要有哪些核心、特色课程?
本专业核心课程有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等;特色课程有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微机保护与控制、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等。
本专业体现强电与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电气与机械结合的特点,在电力传动技术与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
Q3: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如何?
本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1960年开始招生以来,已为国家电网、电厂、电气设备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输送了6000多名高素质优秀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毕业生基本功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以2015届毕业生为例,毕业生总数120人,其中考研录取率25%,考入国家电网人数达10%。近几年来,本专业一直是我校招生热门专业,一志愿录取率100%。
Q4:本专业有哪些价值与功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在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消费等阶段的设计、安装和维护人才,简单地说,就是培养未来电气工程师的专业。如电机、电器的设计与应用(含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用电机的设计与控制)、电动机的保护与控制、输电线路的保护与控制、变压站的设计与调试,风电、光伏控制器设计与应用等,这些都是电气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Q5: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宽口径专业,所学知识面广,课程相对较难,所以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较强的综合素质。
电力系统是工业上最大、最复杂的系统,电力供应及控制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做这些工作首先需要有全局观,具备团队精神,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另外,本专业的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网、用户侧、电机驱动系统都属强电,电压高、电流大,如电力系统中特高压输电线的电压就高达百万伏,这些强电系统是通过弱电(计算机、电子装置等)来控制的,因此,胆大心细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当然,科技工作者、工程师通常应具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等素质也是必需的。
Q6: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独立从事与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系统运行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能力,能够适应现代电气工程技术发展,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复杂工程项目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能持续跟踪本专业前沿技术,具备工程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具备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Q7: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本专业对数学、物理基础要求较高,有些课程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和刻苦精神。电机学、工程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等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从大一开始就端正学习态度,在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等一系列基础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努力,学好这些课程并不难。
Q8: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本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智能电网、新能源技术、电动汽车等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这些也是本专业研究的内容。智能电网是通过现代通信网络,利用先进的传感、测量、控制等技术,使电网更加可靠、安全、经济、高效,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这里面的技术难题都需要本专业的人才解决。地球上的一次能源有限,终会用完,必须开发新能源,比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风始终存在,但它的随机性大,发出电的波动较大,会对电网产生冲击,使电网不稳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在本专业的研究范围内。太阳能出来的电如何并网、如何储存也是本专业的研究内容。还有电动汽车,设计怎样的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电池、充电桩,如何进行能量管理,使汽车功率大、效率高、可靠性高,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对电机、电池等进行设计与控制,涉及计算机、电子信息、电力电子、控制等相关技术。
Q9: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江苏大学本专业每年招收150名左右的学生,进校后会根据自愿报名和择优原则选择50~60名学生组成“卓越工程师班”。近3年,毕业学生中读研、出国的占25%以上,10%以上进入国家电网等大型国有企业,也有部分同学去了电气设备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电力设计院、研究所、政府部门、外企等单位,从事设计、维护、教育、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就业区域大多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本校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控制工程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校生将有预备生、免试推研等多个机会进入本校相关研究生专业深造。
Q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要求是什么?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如下:
(1)具有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相关工作所需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及应用能力。
(2)具有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电气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3)能够从电气行业总体视角去分析、设计、解决相关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具有综合应用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气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实验验证、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能够针对电气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电气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理解软件工具的局限性。
(6)了解电气工程领域或行业的基本政策、标准与规范,能正确评价电气工程实践和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掌握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电气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在多学科背景中发挥作用的能力,能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
(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多学科环境下的工程实践中。
(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的俄语语言技能、扎实的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相关部门和领域熟练运用俄语和母语从事翻译、外事、外贸、教 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俄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俄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有关历史、哲学、 政治、艺术、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的俄语听、说、读、写、译等 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俄语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广阔的国际 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其他信息手段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俄语语言和文学基础知识;
2.具有熟练运用俄语进行口笔语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掌握运用俄语和母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 科学研究方法;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其他信息手段 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和求实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 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俄语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包括基础俄语、高级俄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专业技能课程学时数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数总量不少于40%。
2.俄语专业知识核心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俄罗斯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俄语词汇学、 俄语语法学、俄语修辞学、翻译理论等。
俄语专业知识课程学时数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数总量不少于35%。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 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外学习和 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 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 展学生个性,提倡人人参与,培养合作精神,其形式可包括课外阅读、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戏 剧表演、编辑报纸杂志、专题访谈、拍摄电视片等。以上环节应提倡积极建设和有效利用计算机 网络系统、多媒体资料中心和多媒体自修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灵活、方便、实用和广阔的学 习与实践的空间。除参加校内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 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江苏科技大学专业组(12),2022年面向江苏招生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冶金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财务管理。2021年面向江苏招生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粮食工程、食品质

江苏科技大学专业组(22),2022年面向江苏招生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生物技术。2022年专业组(22)的专业一览表省(市)专业名称类型学制层次选科要求江苏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物理类四年本科江苏生物技术物理类四年本科生物科学类生物技术江苏科

江苏科技大学专业组(3),2022年面向天津招生专业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江苏镇江)。2021年面向天津招生专业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江苏镇江),面向上海招生专业是应用统计学(语种不限)、生物工程(语种不限)。2022年专业组(3)的专业一览表省(

江苏科技大学专业组(2),2022年面向天津招生专业是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测控技术与仪器(江苏镇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江苏镇江)、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江苏镇江)。2021年面向天津招生专业

江苏科技大学专业组(1),2022年面向天津招生专业是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翻译)(江苏镇江)、公共事业管理(江苏镇江)。2021年面向天津招生专业是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翻译)(江苏镇江)、公共事业管理(江苏镇江),面向上海招生专业是工商

江苏科技大学专业组(02),2022年面向北京招生专业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面向江苏招生专业是工商管理。2021年面向北京招生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面向江苏招生专业是工商管理(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合作),面向

江苏科技大学专业组(03),2022年面向北京招生专业是应用化学,面向江苏招生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财务管理。2021年面向北京招生专业是应用化学,面向江苏招生专业是财务管理、物流管理,面向海南招生专业是海洋工程类(包含专业船舶与

江苏科技大学专业组(01),2022年面向北京招生专业是外国语言文学类,面向江苏招生专业是外国语言文学类、经济学、金融工程、德语、建筑学、会计学、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2021年面向北京招生专业是外国语言文学类(5200元,只招

江苏大学专业组(09),2021年面向江苏招生专业是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江苏科技大学专业组(09),2022年面向江苏招生专业是外国语言文学类、机械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海洋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经济学、金融工程、俄语、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统计学、工程力学、工业设计、测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