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南京农业大学
培养目标:A :本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城建、国土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对象::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C: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测量学、测量学实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建筑制图、建筑工程制图、运筹学与系统工程、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设计、城镇规划与设计、城镇规划与设计实验、区域经济与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学。
就业情况:D:就业率92%以上,升学率达15%,去向主要是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它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城市建设、房地产业、旅游业等方面飞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规划设计方面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城乡规划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城乡规划设计、土地资源利用和规划、旅游资源规划等专业基本技能,熟悉资源与环境、城乡规划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领域发展动态,能够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城建管理、土地规划和管理、旅游规划和开发及相关领域工作中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可在各级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国土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建设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筑公司等,从事管理、规划设计、国土资源评价及资源信息化管理、环境评价和教学及研究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报考地理科学、城乡规划和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筑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的研究生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南京晓庄学院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人文地理、城乡规划、景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景观设计与绿化建设、城乡发展(建设)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和景观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居住区设计、村镇规划、城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景观设计、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性技术人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英合作办学,3+1)-南京晓庄学院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厚、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熟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城乡规划与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环境质量评价能力,在城市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从事城乡规划与环境监测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性技术人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南京晓庄学院
考试科目:公共英语、城市学概论、土地管理学
专业科目1:城市学概论
参考书目:《城市学概论》,董增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考试大纲:
1、了解城市科学与城市学诸问题,理解并掌握城市的概念与起源;
2、了解我国城市的发展阶段,理解并掌握各发展阶段城市的特点;
3、理解并掌握城市的特征和本质;
4、了解城市的运行,理解并掌握城市的地域结构、内部结构;
5、理解并掌握城市的功能和作用;
6、理解并掌握城市规模和城市体系;
7、了解城市政府,掌握城市管理;
8、理解并掌握城市建筑和城市建筑艺术;
9、了解城市文化,理解并掌握文化遗产保护;
10、了解城市更新,理解并掌握城市规划;
11、理解并掌握城市化的概念和规律;
12、理解并掌握城市问题。
试题类型及试卷结构:
1、试题类型: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2、题型比例:选择题30%,判断题10%,名词解释题12%,简答题30%,论述题18%
3、难度等级及比例:试题的难度等级分为简单,中等难度,较难或难三个等级,大致的比例是40:45:15。
专业科目2:土地管理学
参考书目:《土地管理学》,朱道林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考试大纲:
1、了解土地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土地的特性和职能;
2、了解土地管理的概念、特性,理解并掌握土地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3、了解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理解并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论;
4、了解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和体制的历史发展,理解并掌握我国土地管理的历史变化规律;
5、了解土地管理体制,理解并掌握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
6、了解政策与土地政策、政策制定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土地管理政策的类型以及土地政策参与我国宏观调控的理论和实践;
7、了解建设用地管理的概念、任务和内容,理解并掌握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和政策、建设用地规划与计划管理;
8、了解土地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管理的背景与目的,理解并掌握基本农田保护与管理、耕地占补平衡的制度和政策;
9、了解城乡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理解并掌握我国城乡土地管理的异同、征地制度与征地管理。
试题类型及试卷结构:
1、试题类型: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2、题型比例:选择题30%,判断题10%,名词解释题12%,简答题30%,论述题18%
3、难度等级及比例:试题的难度等级分为简单,中等难度,较难或难三个等级,大致的比例是40:45:1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学生经过科学思维训练和专业技能培养,在城乡规划、土地评估与利用、不动产管理等方面应具有相应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与村镇规划、不动产评估、土地资源规划与利用、气象应用、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遥感应用等方面的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主修课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求本专业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要求1:能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能够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要求2:掌握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城乡规划基本原理,能够用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计量地理学等知识定量描述自然现象,揭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领域内在规律,解决城乡经济发展、规划、资源利用过程中常见问题。
要求3:通过了解地质学与地貌学、旅游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气象学与气候学等部门地理学的基本问题,把握地理物质属性和地理要素变化规律,正确认识中国地理自然与经济概况,解决气候、生态、旅游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就业方向::
城乡建设规划事业单位、城乡规划企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农林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部门、民政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规划、管理等工作。
南京邮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南京邮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道德文化素养高,社会责任感强,身心健康,掌握地理科学、城乡规划学、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国民经济相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类城乡规划、区域规划、城乡建设与管理以及区域与城市地理研究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原理、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手工绘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交通地理学、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社会调查方法等。
本专业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方向有城乡规划学、地理科学、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