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西南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 | 2021 | 文科 | 566/530(本科一批) | /() |
| 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 | 2020 | 文科 | -/484(本科二批) | /() |
| 法学类(民族班,法学、知识产权) | 2020 | 文科 | -/477(本科二批) | /() |
| 法学类 | 2019 | 文科 | -/496(本科二批) | /() |
| 法学类(民族班,法学、知识产权) | 2018 | 文科 | -/528(本科二批) | /() |
| 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 | 2018 | 文科 | -/516(本科二批) | /() |
| 法学类 | 2017 | 文科 | -/494(本科二批) |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西南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 | 2020 | 文科 | 525/525(本科二批) | 542/522(本科二批) |
| 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 | 2019 | 文科 | -/535(本科二批) | 557/534(本科二批) |
| 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 | 2018 | 文科 | -/546(本科二批) | -/546(本科二批) |
| 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 | 2017 | 文科 | -/527(本科二批) | -/527(本科二批)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于1993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学生,本着“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定位为培养“以应用型为主的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高级法律专业人才”。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法学院在环境法、诉讼法、知识产权法、法学理论等领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和研究方向,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和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法学院法学专任教师22人,分别来自全国20余所著名高校,学缘结构十分合理。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具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总数的90%。70%的专任教师具有法律资格证,多名教师曾从事审判、检察、律师工作,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级10余项,省部级20余项,厅局级4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5项。近三年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
法学院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现有普高本科生近400余人。为了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我院在校内建立了由图书资料室、计算机房、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等组成的比较完备的实训基地,建立了桂林市法律援助中心桂电工作站和国家CSIP广西分中心知识产权与法律实务公共服务平台;在校外通过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机构签定合作协议的形式,建立了29个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法学专业毕业生近年来司法考试通过率保持在50%左右,就业率达到90%,就业质量高,实践能力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西 | 法学类(6000元/年,在桂林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法学、知识产权)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0 |
| 海南 | 法学类(包含专业法学、知识产权)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5 |
| 广东 | 法学类(非定向)(030101.法学+030102.知识产权)(办学地点:桂林校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 湖南 | 法学类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4 |
| 山东 | 法学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46 |
| 江西 | 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60 |
| 内蒙古 | 法学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6 |
| 河北 | 法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8 |
| 历史类 | 551 | ||||
| 天津 | 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桂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34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法学(城北校区就读.)(城北校区就读.)(城北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9 |
| 文科 | 539 | ||||
| 重庆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 历史类 | 552 | ||||
| 海南 | 法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3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2000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199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视察,并为学校亲笔题词“为发展电子工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学校蝉联“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分别位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北海市银海区,校园总面积4153亩。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219万余册,电子图书282万余种,数据库90余个,中外文期刊(含纸质、电子)39000余种。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和智慧校园平台。
学科专业 学校开设有本科专业79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2个(含住建部行业认证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7门。学校获得“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种。学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高校。“工程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320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7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广西八桂学者11人、广西特聘专家8人、广西优秀专家8人、广西“十百千”第二层次人选18人、广西八桂青年学者3人、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2人、广西教学名师10人、广西卓越学者6人、广西高校“百人计划”23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物和卓越人才3人;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广西人才小高地3个、广西高校创新团队6个。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3000余人。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学校,学校是全军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生培养单位。现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支持单位1个;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1个。
学校是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拥有全国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学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命名为“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学校被评为“2012-2014年度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曾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轮总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46名。
科学研究 学校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高水平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近五年,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327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50余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96项。
学校现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3个、广西重点实验室9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获批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获批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国际交流 学校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与非洲的80余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每年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访学或学习深造、并长期招收国际学生。学校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和“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的接受培养单位,现有中英和中爱等中外合作交流项目。学校与柬埔寨马德望大学现有共建孔子学院一所。
今天,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正德厚学、笃行致新”校训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桂电精神的引领下,深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着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朝着建设成为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这一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西南医科大学是四川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川渝滇黔结合区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泸州。学校前身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始建于1951年,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1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2004年起开展留学本科生学历教育,2010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秉承“厚德精业 、仁爱济世”的校训和“自强不息、守正出新 ”的精神,坚持“厚德精业、兼容开放”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德业双修、中西医并重”的办学特色。学校现有忠山、城北两个校区,占地2011亩;下设20个院(系),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1.9万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各级各类专门人才超过17万余人,成为四川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川渝滇黔结合区域预防、医疗、科学研究和健康产业服务中心。
学校(含直属附属医院)有医教员工8000余人;有专任教师1288人,其中有高级职称人员581人、博士学位人员603人;有博士生导师52人、硕士生导师904人;有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8人次。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特色突出。临床医学、药学是四川省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在ESI全球排名前1%机构中位列41.49%。现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涵盖医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有普通本科专业33个,涵盖7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大力推进“医工、医理、医文”结合,构建了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教育体系。
学校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单位,承担了国家医学教育改革项目5个。2021年参加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四个赛道均晋级全国总决赛并获奖。2011-2018年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西南西北片区特等奖1次、一等奖6次、全国总决赛二等奖3次、三等奖4次;在全国140余所参赛医学院校中,我校是连续6届进入全国总决赛的9所学校之一。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居参考院校前20%。近4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6项。
学校先后建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7个,获批省、市厅级科研团队39个,是“四川2011心血管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2017-2021年,学校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772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97项;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学校先后与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对外合作交流关系,并多次成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建成了中国-葡语系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先后为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博士后、研究生和本科生500余人。
学校现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抢险中,展现出极强的应急救援能力和高救治成功率。作为西南四省(市)结合区域的省级医疗中心,为川渝滇黔结合区域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国家和区域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和医疗服务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本科第一批录取专业:口腔医学、麻醉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临床药学、中药学、预防医学、康复治疗学、儿科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精神医学等16个专业。
2、本科第二批录取专业:护理学、法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智能医学工程、运动康复、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英语、眼视光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13个专业。
3、艺体类本科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
4、提前批次:临床医学(农村定向培养免费医学生)、中医学(农村定向培养免费医学生)。
5、高考改革试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上专业按普通本科批次录取。
体育类专业在专业考试成绩和文化考试成绩均上线的情况下,按专业成绩投档、录取。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体育类专业录取有专门规定,则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执行。

西南医科大学法学和医学影像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医学影像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医学影像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医学影像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医学影像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医学影像学录

西南医科大学法学和儿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儿科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儿科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儿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儿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儿科学录取分数线(四川)文科年份

西南医科大学法学和麻醉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麻醉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麻醉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麻醉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麻醉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麻醉学录取分数线(四川)文科年份

西南医科大学法学和基础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基础医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基础医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基础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基础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基础医学录取分数线(四

西南医科大学法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生物医学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生

西南医科大学法学和应用心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应用心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应用心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应用心理学录

西南医科大学法学和英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英语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英语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英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英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英语录取分数线(四川)文科年份法学英语(法

西南医科大学法学和休闲体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休闲体育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休闲体育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休闲体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休闲体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休闲体育录取分数线(四

西南医科大学法学和运动康复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运动康复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运动康复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运动康复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运动康复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运动康复录取分数线(四

西南医科大学法学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这二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