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地处黄石市,坐落于磁湖岸边、白马山麓,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黄石市人民政府。学校创始于1964年,经历了从省管到下放、再回归教育厅管、再到省市共建以及五校重组和五次更名的艰难历程,57年栉风沐雨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学校厚积薄发的坚实基础,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全国机械行业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创新学校”、“全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性基地”,连续12年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
学校坚持围绕产业链调整专业链、围绕专业链建设课程链、围绕课程链培育人才链,对接产业地图,优化专业布局,目前设有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交通与物流学院、经贸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医卫学院以及公共课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部10个院部,开设了46个专业及方向,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2个,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4个,创新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骨干专业2个,湖北省品牌专业1个,湖北省特色专业5个,湖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校级特色专业9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近60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04人,获得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的教师189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6人,省级优秀教师15人,市级优秀教师18人,黄石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3人,黄石名师9人,双师素质教师达到80%。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建有国家数控实训基地、国家汽车实训基地、国家级建筑工程实训基地、计算机网络中心、会计考试中心、电气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大楼等185个校内外实训基地。投资33亿、占地970亩、建筑面积50万方新校区将于202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学校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以职兴城使命,坚持立足黄石、融入黄石、服务黄石,强化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提升产业发展贡献度。高职毕业生留黄就业率在两年增长15个百分点,达到33%。大力开展技能提升行动,年职业培训量两年翻三番,达到12万人日。牵头成立黄石市发明协会、鄂东南保护性建筑数据中心以及港口物流、工业机器人、临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0个科技创新平台,有力地支撑了黄石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学校牢固树立跨界意识、开门办学意识、平台意识,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整合政、校、行、企各方资源,与黄石4个城区政府以及本地优秀企业合作,共建了11个产业学院、10个订单班,实现了招工即招生、入校即入企,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点赞报道。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转型,教师教学由注重教向产教融合转变,学生实训由教学性实训向生产性实训转变,二级学院由教学主体向办学主体转变,实现了办学吸引力、影响力和贡献力提升。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牢固树立“安全、健康、成人、成才”的育人理念,深入践行“学习好、生活好、就业好”“三好”服务理念,引导学生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大力开展“四联”活动(院校领导联系二级学院、中层干部联系班级、党员联系宿舍、老师联系学生),党员干部一对一服务学生,深受师生好评。在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对全国1171所高职高专满意度调查中,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排全省第一、全国第十五。
学校办学质量全面提升,顺利通过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省级评估;成功举办“一带一路”移动机器人大赛,并喜获国际决赛铜牌;荣获首届中国高职院校“智能机器人专业群国际影响力50强”;产业学院建设模式被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评为2020年度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优秀案例。近两年来,400余名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达97%。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向着创建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群的目标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贡献职教智慧和职教力量!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与武汉、黄石、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100余家企业单位确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并建有多处学生实习基地,以顶岗实习的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活动,实现了人才市场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与华为科技集团、人本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三一重工有限公司、武汉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湖北三环集团等60余家大型企业签订了长期人才培养协议。2008级90%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专业对口率达85%-90%。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小和山高教园区,共享杭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丰沛的电商资源、完善的公共设施,坐拥小和山高教园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
学校设有财务与会计学院、商务与贸易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智能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管理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及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设有浙江民营中小企业会计研究所、浙江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民营中小微企业党建研究所等9个研究所(中心)等。开设财务会计类、商务贸易类、计算机信息类、智能技术类、建筑工程类、人文教育类、经营管理类、健康护理类等8大类41个全日制高职专业。“跨境电商专业群”(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管理5个专业)为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项目;拥有教育部认定的骨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1个,省级优势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1个、省级特色专业(大数据与会计、统计与会计核算、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4个,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3门,国家规划教材4部,省级新形态教材33部,《基于小微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2021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拥有一支综合素质优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400余人。
学校教学设施完善,建有独立的实验实训楼、体育馆、风雨操场等教学场所,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129.48万册,建有11个校内实训基地,内含实验实训室145个。其中,跨境电商实训基地系教育部认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系中央财政支持的示范实训基地,跨境电子商务、中小微企业财务与会计、中小微企业服务与管理、中小微企业机器人应用等4个实训基地为省级“十三五”立项建设的示范实训基地,工程管理、应用语言、网络信息、公共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5个实践教学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人才培养为使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内涵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办学特色,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小微企业需求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目前与浙江中小企业协会、阿里巴巴、浙江吉利集团、杭州杭港地铁等328家行业协会及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为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9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单位、“阿里巴巴数字贸易人才基地”。牵头研发了《浙江小微企业复合型人才职业技能标准》28部,校内建有10个职业技能鉴定站;与杭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杭州建德(浙西)跨境电商产业园、杭州梦想小镇、杭叉集团、顺丰速运、迅蚁科技等产业园区和企业合作,协同开展现代学徒制、中德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建小微企业信用研究中心、企业风险防范咨询与服务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与杭州龙盛机器人、阿里海博等企业联合成立产业学院,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
学校办学42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立德树人,崇学尚能,为社会培养培训各类技术技能人才40余万人,多次受到民革中央、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嘉奖,先后被授予“民革全国办学先进集体”、“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浙江省“平安示范校园”、全国“民办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奖”、全国“民办高职内涵建设优秀院校”等称号。学校“党员之家”被评为“全省高校示范性党员之家”,学校党委被评为杭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志愿者集体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残运会筹办工作先进集体”、“第八届残运会志愿者工作突出贡献奖”和2018年度浙江省“十大公益团队”等荣誉称号。
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职业素养与创业精神的养成与提升。在每年举办一届“大学生创业技能文化节”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我校财会类学生在2020年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证券投资竞赛团体赛中荣获一等奖,第四、第五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智能技术类学生荣获2020年度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一等奖;计算机类学生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中数次荣获一、二等奖,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数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在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中分别获金奖和银奖;商贸类学生在第四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浙江赛区一等奖,在首届“沃土杯”在杭高校大学生网上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在2019年浙江省“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竞赛中获B2C二等奖,在浙江省“智慧物流”竞赛中获得二等奖;管理类学生在浙江省第三届高职高专院校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人文类学生在浙江省首届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中荣获公共英语组特等奖;学校健儿在浙江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中,田径比赛勇夺4金1银、打破2项大运会纪录;校乒乓球队获女子乙组团体第二名、女子单打第一名;校足球队在2021年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荣获冠军;校网球队在浙江省第十届、第十一届大学生网球锦标赛中分别获乙组女子、男子单打第一名;校武术队在2021年浙江省大学生武术(乙组)锦标赛获个人一金一银等。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坚定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道路,突出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办学特色,打造“长征精神”校园文化品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文化素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2022年4月更新)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200分(理科)。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物流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000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129名校友会(高职二类)791名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208分(理科)。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物流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129名校友会(高职二类)791名高职排名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学费:158001.2022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15800;2.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15800;2022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

物流管理/专业代码:630903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在广西、山西等2个省市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0)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630903物流管理山西专科批-物流管理山西专科批-物流

专业介绍物流类现代物流管理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知识,具备一体化物流作业方案的设计与实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158001.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15800;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浙江现代物流管理综合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综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浙江平行录取二段-综合建设工程管理浙江平行录取二段-综合网络新闻与传播浙江平行录取二段-综合物联网应用技术浙江平行录取二段-综合无人机应用技术浙江平行

专业介绍物流类现代物流管理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知识,具备一体化物流作业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及物流核心环节的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158001.2022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15800;2022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浙江现代物流管理综合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代码:530802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浙江等1个省市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530802现代物流管理浙江普通类平行录取三年物流类现